耐腐蚀性轴承MTO-265T型号回转支承轴承
微生物(细菌)腐蚀轴承实例
1.某处埋在泥土中的轴承,使用不到一年便腐蚀穿孔。土壤的pH=2,把土壤样品带回贮放一周后,样品pH值便降低到0.6,经生物检定,大量硫杆菌在土壤中活动。追踪硫的来源,发现这是在底层缺氧条件下,粘土层中的硫酸盐还原菌活动产生的H2S引起的。
缝隙腐蚀转盘轴承
控制
1.采用高卸铬镍不锈钢轴承。2.设备结构设计上,尽量避免形成缝隙和形成积液的死角区。(圆角比直角好,连续焊比点焊好,对焊比搭焊好B等等)
3.使轴承结构能够妥善排流,出现沉淀时能及时清除。
4.垫圈不宜采用石棉、纸质等
吸湿性材料轴承,用聚四氟乙烯较为理想。5.采用电化学保护。
点腐蚀控制轴承腐蚀
1.加入Mo、N、Si等合金元素,或加入以上元素的同时提高
Cr含量。The PRE=%Cr+(3.3x%Mo)+(16x%N)2.尽量减少不锈钢中的含S、含C杂质和减少硫化物夹杂。3.尽量减少介质中卤素离子的含量(主要是∶氯离子、溴离子)
4.对轴承循环系统,加入缓蚀剂,主要是增加钝化膜稳定性。5.轴承配套设备加工后,进行钝化处理。6.采用轴承外加阴极电流保护。
7.减少轴承钝化膜表面的缺陷。(划伤、摩擦痕等)
轴承点腐蚀控制
1.轴承材质加入Mo、N、Si等合金元素,或加入以上元素的同时提高
Cr含量。The PRE=%Cr+(3.3x%Mo)+(16x%N)2.尽量减少不锈钢轴承中的含S、含C杂质和减少硫化物夹杂。3.尽量减少介质中卤素离子的含量(主要是∶氯离子、溴离子)
4.对循环系统轴承,加入缓蚀剂,主要是增加钝化膜稳定性。5.设备轴承加工后,进行钝化处理。6.采用外加阴极电流保护。
7.减少轴承钝化膜表面的缺陷。(划伤、摩擦痕等)
应力腐蚀破裂(SCC)■定义;提禽罹材料育恩窑挖盛力和特定
特征∶1.纯金属SCC性小于合金。■
2.硬度高容易产生SCC。3.拉应力才能产生SCC。4.有主裂纹,有分支裂纹,主裂纹垂直于拉应力方向。
5.断裂形式∶沿晶、穿晶、混合形
6.温度高,SCC发生几率高。(60℃以下几乎不发生SCC)7.腐蚀环境有选择性∶304 CI离
(NaOH、H2S在子溶液,能导致SCC),碳钢目于碱脆",黄铜"氨脆"。点腐蚀影响因素
5.流速∶流速>1.5m/s,轴承点蚀性大大降低.流速太大,会有磨损腐蚀。
6.溶液中杂质∶氧化性的阴离子对轴承套圈点蚀有促进作用。
7.Mo是抗点蚀最有效元素,其他如∶Ni、Cr、N。
The PRE=%Cr+(3.3x%Mo)+(16x%N)8.合金基体中,S及Se是有害元素。9.金属表面光滑清洁不易发生点蚀。
微生物(细菌)腐蚀控制
1.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或牺牲阳极保护。2.采用非金属覆盖层或金属镀层方法,主要是使金属的光滑表面不易被细菌附着,或减少形成细菌污垢的机会。
3.在循环水体系中,通过对水源的防污、除垢可减少细菌的来源。对冷却塔遮光、防尘等可抑制细菌繁殖。还应同时在介质中投入高效、低毒的杀菌剂和除垢剂才能收到更好的成效。
耐腐蚀性轴承MTO-265T型号回转支承轴承
微生物(细菌腐蚀
常见的轴承腐蚀性细菌在轴承周围的细菌。(主要是∶氧化铁细菌∶能在中性介质中依靠Fe2+→Fe3++e获得新陈代谢的能量。反应生成的高价铁盐,可把硫化物氧化成硫酸。氧化硫杆菌可把硫元素、硫代硫酸盐氧化成硫酸。)2.厌氧性菌∶缺乏游离氧或几乎无游离氧的条件下才能生存,有氧反而不能生存的细菌。(硫酸盐还原菌特点是把硫酸盐还原为硫化物))
轴承磨损腐蚀
影响因素
1.轴承金属(合金)∶耐磨、耐冲击性;硬度2.表面膜∶成膜速度、膜自修复能力3.流速∶一般,9m/s是一个临界值。大于9m/s腐蚀能力增加。
控制方法∶合理选材、改善设计、降低流速、除去介质的有害成分、覆盖保护层和电化学保护。最重要的是合理设计∶流线型、加大管径。
微生物(细菌)腐蚀
定义∶细菌参与轴承腐蚀过程。(好氧型、厌氧型)细菌的作用及特征
一“
1.新陈代谢产物的作用∶如硫酸、有机酸等
2.生命活动影响电极反应的动力学过程。
3.改变轴承金属所处环境的状况∶如氧浓度、盐浓度、pH值等。4.破坏轴承金属表面有保护性的非金属覆盖层或缓蚀剂的稳定性。5.腐蚀部位总带有孔蚀迹象。(氧浓差电池)
轴承磨损腐蚀
定义∶由于轴承的运动速度大或介质与金属构件相对运动速度大,导致轴承构件局部表面遭受严重的腐蚀损坏。是高速流体对金属表面已经发生的腐蚀产物的机械冲刷作用和对新裸露金属表面的侵蚀作用的综合结果。
分类∶湍流腐蚀、空泡腐蚀
轴承磨损腐蚀
定义∶由于介质的运动速度大或介质与金属构件相对运动速度大,导致轴承构件局部表面遭受严重的腐蚀损坏。是高速流体对金属表面已经发生的腐蚀产物的机械冲刷作用和对新裸露金属表面的侵蚀作用的综合结果。
分类∶湍流腐蚀、空泡腐蚀